鳳岡縣位于貴州省東北部,是革命老區遵義的東大門,東鄰德江縣、思南縣,南抵石阡縣、余慶縣,西接湄潭縣,北連務川縣、正安縣,距省會貴陽220公里,距名城遵義96公里,距遵義新舟機場70公里,326國道和杭瑞高速橫貫縣境??h域面積1885平方公里,轄10鎮4街道87個村(社區),總人口45.42萬人,境內有漢族、苗族、土家族、仡佬族等33個民族,少數民族人口8.7萬人,有宗教團體2個,登記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10個,信眾3.9萬人。
更多>
鳳岡縣轄10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,87個村(社區)。龍泉街道辦事處(龍潭湖社區、龍井社區、體育場社區、和平路社區、三壩社區、鳳翔社區、西山村)、鳳嶺街道辦事處(文峰社區、柏梓村、六里村、宏豐社區、兩河口村,青灘村)、何壩街道辦事處(林光社區、水河村、凌云村、魚塘村、船頭村、何壩社區)、花坪街道辦事處(茶花社區、東山社區、石盆社區、魚跳村、關口村)、進化鎮(大堰村、熊坪村、沙壩村、紅安村、黃荊村、前進社區、中心村、臨江村)、琊川鎮(琊川社區、余糧村、茅臺社區、朝陽村、大興村、偏刀水社區、文昌村)、天橋...
鳳岡置縣前,戰國時屬楚地;秦為黔中郡地;漢蜀屬;晉屬夜郎;隋屬明陽縣;唐時先后屬義州、夷州、智州、思州,唐末陷為??“蠻地”;宋屬羈縻思州安夷縣;元置大保龍泉長官司,治所即今鳳岡縣;明初屬思南宣慰司,后改隸石阡府。明萬歷二十九年(1601年),廢龍泉長官司置龍泉縣,仍屬石阡府,歷經清代至民國。民國2年(1913年9月),更名鳳泉縣,屬鎮遠道??(亦稱黔東道)。民國19年(1930年),更名鳳岡縣。民國24年(1935年),貴州省設11個行政督察區,縣屬第六行政督察區,專員公署設于思南。...
鳳岡縣位于貴州東北部,與思南、湄潭、務川等七縣接壤,是遵義的東大門,326國道和杭瑞高速公路橫貫縣境,全縣總面積1885.09平方公里。
全縣總人口45.42萬,有民族33個,以漢族為主(占總人口的80.15%),少數民族32個,未定族稱2個(穿青人、革家人),少數民族總人口87267人,占總人口的19.85%,分布在全縣14個鎮(街道),系典型的少數民族散雜居縣。
【鳳岡旅游】鳳岡國慶旅游熱鬧紛呈
2021年,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.98億元,同比增長10.7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33.86億元,增長7.7%;第二產業增加值18.98億元,增長20.3%;第三產業增加值43.14億元,增長9.2%。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26.5%、34.3%、39.2%,分別拉動GDP增長2.8、3.7、4.2個百分點,結構比為35∶20∶45。
人口就業
科技創新
改革開放
前景目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