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工作需要和上級要求,現將何壩街道辦事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報告如下:
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“十四五”規劃、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開局之年,全街道必須堅決穩住經濟增長,堅決??偭?、保質量、保位次。當前,我們雖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,但也有不少優勢和機遇,我們要堅持用辯證思維看待發展變化,按照政治講規矩、經濟循規律、工作守規則的要求,跳出來看優勢,沉下去找資源,努力解決各種不平衡不充分問題,奮力闖出一條立足資源稟賦、發揮比較優勢的高質量發展道路,決不能再回到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搞所謂發展的做法上去,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發展的模式上去。
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: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、省委、市委、縣委全會和街道黨工委會議精神,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、遵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,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,堅持新發展理念,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立足資源稟賦,發揮比較優勢,推動高質量發展,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,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,全力實施三大戰略行動,持續做好“六穩”工作,全面落實“六?!比蝿?,確?!笆濉币巹澓汀笆奈濉币巹澯行с暯?。
一、緊扣公共衛生安全,抓好疫情防控常態化。要持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,準確把握形勢變化,堅持外防輸入、內防反彈,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,抓細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。要不斷完善公共衛生安全治理體系,加快補齊公共衛生服務短板,提倡文明健康、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,筑牢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堅固防線。
二、緊扣穩定經濟增長,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。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、質量與速度的關系,既不談債色變,也不盲目投資,將資金投向有收益、有效益的領域。找資金。嚴格執行《政府投資條例》和“三重一大”制度,優化項目和資金構成,狠抓項目儲備、前期工作和組織實施,強化要素保障和投資、風險、統計管理。大力宣傳并充分發揮何壩的區位優勢,確保完成招商引資2.5億元,實際到位資金達到1.5億元;提前謀劃并盤活國有資產,確保完成國有土地出讓收益1500萬元。抓項目。重點抓好縣級以上預算內投資項目、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、向金融機構融資建設重點項目、向社會資本招商引資項目和產業發展項目。以“六網會戰”為抓手,加強戰略性、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。遵循項目建設的基本規律和程序,保障項目前期經費、優化管理機制、做實基礎工作,讓項目庫實現可承接專項債、可爭取上級預算內投資、可向金融機構融資、可向社會資本引資的“一庫多用”功能。用好國土資源“三調”結果,合理供應土地,確保項目用地合規。精準開展產業大招商,積極引進一批產業項目。積極謀劃項目編制和爭取,編制儲備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項目1個,農田整治、旅游、鄉村公路、城鎮基礎設施等項目15個;狠抓項目建設,確保何壩街道坤記汽車修理廠建項目、鳳岡縣啟辰汽車4S店項目動工建設,年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000萬元;確保何壩2號路安置點基礎及平場工程竣工交付使用。統指標。力爭實現新入庫項目3個以上,規上企業1家以上,城鎮和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%以上,綜合考核在一類鄉鎮、街道中力爭上升2位。
三、緊扣鄉村振興戰略,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。圍繞“八要素”“四新一高”,全面落實“壩長制”,嚴格壓實“一長七隊”責任,加大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統籌指揮力度,發展規模經營。圍繞“稻+”“椒+”“菜+”選準500畝以上壩區和50畝以上壩區主導產業,發展特色產業,抓實產銷對接、技術攻關、精深加工“后半篇文章”,推動特色優勢產業“裂變式”發展。加快辣椒加工貿易基地建設。抓好農產品質量“兩品一標”認證,力爭在質量安全可追溯上有單品突破。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。推動生豬恢復性增長,持續抓好非洲豬瘟、草地貪夜蛾等防控工作。力爭農業龍頭企業示范帶動,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井噴式增長;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管理和人才培育,高質量創建一批示范社。集中攻堅農村生活垃圾、污水處理、村容村貌等突出問題,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。扎實推進凌云村“十縣百鄉千村”鄉村振興示范工程和“四在農家·美麗鄉村”小康升級行動,深入美麗鄉村建設。
四、緊扣全面深化改革,推進體制機制創新。嚴格執行《優化營商環境條例》《鳳岡縣優化營商環境八條措施》,深入實施服務民營企業六大專項行動,立足便民利企深化放管服改革,壓縮項目審批時間,落實好減稅降費和其他降成本政策,堅決向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亮劍。實施市場主體培育提升行動計劃,進一步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。深化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。深化國有企業改革,厘清債務關系,規范投資管理,推動轉型發展。持續推進農村、基礎教育等領域改革。提升對外開放能力。加快建設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。深耕龍泉市場,融入進化、永和、永興市場,深化滬遵勞務協作,吸引人才、技術、資金、項目等發展要素。開展一批農業、制造業、服務業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促進改革成果轉化運用。
五、緊扣培育發展新動能,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。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。支持轄區具有資源優勢的食品加工產業發展,加強重點企業培育,力爭新入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以上。推動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。加快智慧旅游建設,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統攬,茶康旅一體化齊頭并進,推動旅游跨界深度融合和旅游業態豐富提升。推進知青茶山、太極生態養生園旅游度假區提質增效;打造一批中端民宿和康養旅游品牌,推動公共品牌特色化、集群化、智慧化發展;持續抓好知青茶山、太極洞、濕地公園創A工程,大力發展“旅游經濟”、特色餐飲經濟、“星級”農家樂創建,推進演藝進鄉村、進景區。加強品牌產品開發,打造高品質“產品包”“景點群”“集聚區”和“線路套餐”。加強文化旅游市場規范和安全管理。推動其他服務業高質量發展。推進大數據服務集聚區建設,加快5G網絡建設和商用進程。加大茶葉、辣椒等農特優產品出口。加強成品油市場監管。加強電商與快遞業協同發展,實現電商網絡零售額。爭取參加茶博會、辣博會、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等展銷活動。
六、緊扣城鎮建設一體化,加快厚植區域競爭優勢。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,加快同城化步伐,優化新城區功能布局,完善市政配套設施,繼續推進“三縱四橫”、鄢松線等骨干道路提質建設,新建公共停車位50個;繼續實施“增綠添色”工程,加大行道樹綠化;盡快啟動集中處理固廢、餐廚垃圾、醫療廢物、污水等多重功能一體化建設,建成投運大型生活垃圾中轉站,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。推行城市網格化精細管理,強化市容環境整治,依法嚴厲打擊“兩違”。持續推進天地人和公園壹號、水暖衛浴城等項目建設,力爭實現團聯安置點、鄢家橋安置點、二號路安置點等整體移交,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。
七、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堅決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。
保持對潛在風險的警惕性和緊迫感,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,堅決馴服“灰犀?!眴栴},全面防范“黑天鵝”事件,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的底線、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底線、民生保障的底線、安全生產的底線、防范化解債務風險和輿情風險的底線。
(一)持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,奪取全面小康勝利。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,將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及時納入幫扶,堅持“四個不摘”,保持“四個力度不減”,制定脫貧防反彈預案,確保鞏固提升不反彈,貧困戶穩定脫貧不返貧。把發展“兩短一長”產業作為長效脫貧的根本,以短養長,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扶貧主導產業和特色種植養殖業,大力推動農產品“七進”,健全利益聯結機制,提高脫貧人口的參與度和受益面。建立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運行管護機制,將飲水、護路管理下放移交,著力解決重建輕管問題。確保農村電網“兩率一戶”以村為單位達到國家要求,消除30戶以上自然村通訊盲區盲點和弱覆蓋區域。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“五個體系”水平,重點推動有勞動力的零就業移民家庭動態清零,實現“搬得出、穩得住、能致富”。全面落實教育、醫療扶貧政策,建立控輟保學長效機制,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,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住房安全保障零遺漏。繼續做好東西部勞務協作,在就業、消費、教育、醫療扶貧和產業協作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。致力扶志扶智,增強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和內生動力。對照全面小康創建達標驗收新標準,補齊未達標短板指標,以村為單位打贏全面小康收官之戰。
(二)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提高生態環境質量。拒絕污染,打好污染防治“五場戰役”,深入實施“三長制”,持續抓好中央和省市縣生態環保督察及“回頭看”,穿阡庫區、濕地公園生態專項督察反饋問題整改,推進生態文明建設。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計劃,抓好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,治理水土流失,深入開展森林保護“六個嚴禁”執法,持續調整優化自然保護地,力爭森林覆蓋率再有提升;因地制宜發展森林康養、花卉苗木、林下種養。嚴格保護耕地、林地、永久基本農田,進一步加強土地用途管制,積極開展好國土空間規劃。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,抓好源頭防控,精準科學依法治污,大力整治交通、建筑施工揚塵污染、黑臭水體、生活垃圾填埋場、飲用水源地環境污染,嚴格開展“六個一律”環保利劍執法,確保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、重點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控制在標準范圍內,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60%以上。
(三)持續打好風險防控攻堅戰,確保社會和諧穩定。防控政府債務風險。堅決遏制債務增量、穩妥處置債務存量,堅決守住政府債務不爆雷、不出事底線。注重分類施策,壓緊壓實債務主體責任,著力盤活“投轉固”資產,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化解政府隱性債務,千方百計降低債務率。大力推進債務展期重組,全面清理政府機關、事業單位所屬閑置資產,盤活學校閑置土地,加快政府投資項目“投轉固”手續辦理。堅持以收定支,樹立過“緊日子”的思想,進一步壓縮一般性支出,扎實推進預算績效管理,堅持財政資金必須保工資、保運轉、?;久裆?。防控災害事故風險。嚴格落實“黨政同責、一崗雙責”,深化應急管理體制改革,完善“六級六覆蓋”網格化管理和企業“雙控”體系,健全災害防控和責任體系。建成上下貫通、覆蓋各重點行業領域的應急指揮平臺,構建應急預警和指揮體系。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和裝備建設,健全應急搶險和保障體系。防控社會穩定風險。全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,加快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,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,加強命案防控,打好禁毒翻身仗,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。抓牢網絡安全,正確引導輿論。堅持開門接訪、主動下訪,多元化解社會矛盾糾紛。
八、緊扣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,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。穩定和擴大就業。拓寬就業渠道,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工作。積極做好農民工服務,開展好崗位就業培訓,認真開展就失業登記工作,更新就失業信息,指導村社摸排就業人員,及時反饋就業信息,認真做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工作,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,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。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。優質普惠發展學前教育,扎實推進配套幼兒園治理,確保幼兒有園可讀。推進教育3.0學校建設先行先試,持續抓好“壯腰計劃”和品質學校建設,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成果,基本消除大班額,著力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、易地扶貧群眾子女上學問題。確保適齡殘疾少年兒童入學率達100%以上。持續抓好“控輟保學”工作,繼續推行教師全員聘任制,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。加強學生“性教育”修養,嚴厲打擊教師師德敗壞,侵犯學生的惡劣行為,杜絕“早婚早育”現象發生。提升健康保障水平。持續推進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八大工程。加強醫?;鸨O管,維護群眾利益和基金安全。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,切實改善醫療服務,減輕患者負擔。加強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,推進醫學影像、病理檢查等信息共享。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,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。加強全生命周期生育服務。加強食品、藥品安全監管,嚴格落實《地方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》。廣泛開展群眾體育健身活動,著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。持續夯實社會保障。實施“全民參保計劃”。推進城鄉低保應保盡保、動態管理。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,加快形成多元供給的養老服務體系。穩步擴大住房公積金對城市靈活就業人員的覆蓋率。加強殯葬惠民服務,樹立文明殯葬新風。做好社會救助、失獨失能老人關愛等工作。抓好優撫安置,完善雙擁工作機制。抓好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。推動外事僑務、人民防空、糧食安全、水文氣象、疾病防控、檔案管理、婦女兒童、殘疾人、紅十字等社會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。
九、緊扣政府自身建設,全面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旗幟鮮明講政治。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、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、市委五屆八次全會、縣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精神,著力增強“六種能力”。在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,把黨的領導貫穿始終、落實到行動上,堅定政治自覺、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。勇于擔當為人民。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,尊重民意、匯集民智、凝聚民力、改善民生。壓實政府各級各部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、服務人民群眾的責任,落實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,為拼搏干事的干部撐腰鼓勁,激勵廣大干部敢擔當、善作為,用工作實績把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鐫刻在大地上。依法行政推發展。加強重大行政事項決策合法性審查,全面落實行政執法“三項制度”,做好七五普法總結驗收和八五普法規劃。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、群眾監督、審計監督、輿論監督,習慣在約束中工作、在監督下履職。轉變作風優環境。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。堅守政府誠信,言必行、行必果,不能辦、辦不到的事不亂作承諾。堅決治庸治懶治貪。踐行“五步工作法”,堅持“四抓四促”。廉潔自律守規矩。時刻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,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,自覺尊崇制度、嚴格執行制度、堅決維護制度,興“三風”、糾“四風”、樹新風,加強重點領域審計督查和問題整改“回頭看”,塑造“親清”新型政商關系,確保政府系統風清氣正。